科研成果评价指对科研成果的工作质量、学术水平、实际应用和成熟程度等予以客观的、具体的、恰当的评价。这是科研成果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科研的发展方向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及经济建设的发展。
方式
主要应从学术价值、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评审。对不同类型的成果,要有不同的侧重,但不能偏废。在成果具体评价上,必须坚持科学性、客观性原则。
注意
在组织评审中要注意两点;(1)参加评审者必须具有广博和专深的知识,一般都是同行中有一定学术威望的专家或学者;(2)着重对成果在阐明某一现象、特征和规律方面有无创见或突破做出评价,并衡量其提出纳新概念、新建设、新理论、新体系等的深度和广度。
渠道
《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被废止后,根据《科技部、教育部等五部委发布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和《科技部发布的科学技术评价办法》的有关规定,今后各级科技行政管理部门不得再自行组织科技成果评价,科技成果评价工作由委托方委托专业评价机构进行。
作用
1、国家科技成果登记和推荐国家科技奖励的重要佐证材料;
2、有利减少技术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沟通和谈判成本,提高交易效率;
3、有利于获得投资方和合作方的认可,是在获取投资、许可、转让、合作中对成果价值的重要评判依据;
4、有利于获取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中把第三方的评价结果作为财政科技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
流程
评价材料形式审查→签订评价委托协议→遴选评价专家→召开评价会议→做出评价结论→出具评价报告。